没有数据来源的严肃类文章,你别再读了
我既不是传统媒体人,也不是新媒体人,长期以来,我只是一个读者。现在,像我这样的读者,已经不少人开始感到网络媒体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了。
关键一点,今天大量的网络文章、评论,自媒体原创也好,企业公众号编写的也好,其中的事例和数据,究竟从哪来的?
我经常看到朋友圈里有人转发各类文章,各种观点,拉到最后一看,出国中介、房屋中介、互金媒体,可是这些发朋友圈的人本身也不差呀,基本属于衣食无忧,少数还已财务自由。我们的信息环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?
我今天在一个将近200人的群里谈了自己的观点,这个群里有不少自媒体人和网络大媒体的小编,尽管他们都很谦逊,不认为自己有多少影响力,但大家平时看到的很多文章,都是出自他们之手。我在群里做了一个呼吁,说大家以后在网上写文章,能不能把引用的数据来源写上?我以为会得到积极响应,结果令我非常遗憾,没有一个积极响应的,倒是有不少疑问的,理由包括:这有难度啊,难道每个数据都要查最终来源吗?有必要吗,现在读者都不看数据只看结果的?没有必要吧,有些判断不用精确的数据就可以得出结论的吧?列数据来源会影响阅读感受吧?我写我的,别人爱怎么看是别人的事,管我什么事呢?太过谨慎的话,产量就小了吧,文章就会不及时吧?
如果是在写无聊打趣的文章,这样的回复也算正常吧,但非常可惜的是,这其中不少作者是经常在写严肃类文章的。很多国人,从大的公众号里,经常能读到其中一些作者的文章。我们究竟处在怎样一种信息环境中呢?
数据来源为什么重要?
第一,是尊重。对于严肃类文章来讲,数据和事例是支撑观点的关键,除非这些数据是自己得来的,要么是来自别人的一手调查,例如调查记者的报道,要么是来自别人的研究或者官方统计数据。引用别人的东西,还是要讲一下的,这是起码的尊重,这不会影响阅读感受,我的文章一直是会引注的,加一个括号而已,以简称代替也可以。影响阅读绝对不是借口。
第二,是为了严肃的讨论。这类作者,对社会的影响其实很大,尽管他们自己不承认,但足以影响到不少人对社会的认识。写作严肃类文章,无论是讨论医药行业、芯片行业还是城市化、老龄化,说到底都不是小话题,引发这样的话题,是需要很认真的对待的。严肃类作者的文章,会被出国中介、地产中介和金融中介所利用,这在今天是十分普遍的情况,这是互联网传播方式导致的。你严肃了半天,结论可能仍需探讨,但你言之凿凿,却没有数据来源,无法引起适当的讨论和反驳,却被人用来当做情绪化和焦虑化的赚钱工具,这是你的初衷吗?引注一下数据,哪怕你是从百度百科上得来的,不丢人,写作的目的不是树立自己的权威,自媒体或者运营媒体,你怎么可能有权威呢?说到底,你还是有些责任感的,想发表一下自己观点,推动一些进步,而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万民景仰的对象。那么如果是这样的心态,就要允许自己出错,也要允许被别人挑错。我引注数据的目的,很多时候是为了让别人来挑错,因为我的目的是求真,而不是求100000+。如果目的是为了聚焦讨论某一社会问题,那你必须给人以讨论的基础,如果最关键的数据,来源是不明的,大家就开始讨论结论,如果数据本身有问题呢?如果讨论的基础都没有,那你写作的目的是为什么呢?掀起民意?享受100000+的快感?顺道赚点打赏钱和广告费?还是推动解决任何问题?我很清楚,这里面有利益因素。一方面,现在打赏和广告费真的赚钱,靠写网络文章一个月赚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自媒体不少,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象。更不要说,大多数互联网媒体的KPI就是跟100000+挂钩的,都是受资本影响的。这就是今天中国人面临的信息现状。
第三,是为了自己能够进步。如果你接受在文章中引注数据来源,你就会非常重视你写的每句话、得出的每个结论,说到底,作者都还是要脸的。因为像百度百科、知乎问答或者某个自媒体没有出处的数据,或者网上搜来的数据,往往都很不靠谱,只要你引注这种数据,你自己就觉得不踏实,会非常谨慎的对待,去求证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。这些信息来源只是研究的“开始”,而不是“结论”。今天我们非常多的大V是很情绪化的,可以说没有受过多少专业训练,对于网络上的数据毫无分辨能力,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统计常识,连统计口径和假设条件都不看,就开始直接把数据拿过来进行比较,然后得出结论。社科类或者公共政策类的分析文章,提出观点非常容易,你提出任何一个观点,都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,然后的一堆数据来支撑自己。这样的思考方式,自己能够进步吗?还是那句话,你的初衷是什么?
这种信息状态,难道只是作者的问题吗?不是。我认为这个严重的问题,有一半的责任在读者。绝大多数读者根本不计较信息来源,因为我们曾经长期处于一个传统新闻媒体的环境中。无论你多么讨厌传统新闻媒体,不可否认的是,传统新闻媒体的专业性一直是存在的。相当多数传统新闻媒体会专业的去探求真相,这是一个调查过程,取得的是一手资料,还会去找专业人士进行分析,甚至还会将不同的观点冲突展现出来,这就是传统媒体的价值。传统媒体时代,读者或者观众都是处于接受状态,这种接受的习惯,一直延续到新媒体时代。可是新媒体已经变了,从整体来看,新媒体已经不具有传统媒体那样的专业精神和分析能力,完全可以处于一种情绪化写作的状态,而这种情绪化,显然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。焦虑是能够赚钱的,今天恐怕谁也无法否认。
如果作者不改变,那读者应该怎么办?我认为以中国目前的情况,相当多的读者是没有太多辨识能力的。那么对于严肃类网络文章,读者能够做什么?我觉得可以做到以下几点:
1、如果文章的结论是根据某些数据,而这些数据你看不到任何来源,应该选择直接放弃阅读。以我的经验,这样的文章,十之八九没有任何阅读价值。越多的读者选择这么做,就会逼迫作者去修正自己的写作方式,当作者在引注数据来源时,他就会考虑以后被人批驳的影响,就会促使作者去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。
2、只要是中介类公众号的文章,最好别看了,如果非要看,你就当娱乐新闻看吧,千万不要认真,这类公众号的文章真的没有任何正面价值,有点正面的内容都是转载别人的,不会是自己写的。房产中介无非就是想说房价永远涨,你不买会亏,论证思路就是各种阴谋论,夹杂财经分析;出国中介无非就是想说你孩子不出国以后就没有出路,空气质量、水质、学区房,总之肯定国内性价比很差;互联网金融中介无非就是想说它有一个产品可以供你选择,然后你一看,年利率超过10%。这种公众号,即便转发了任何有意义的文章,都不需要阅读,因为他们不会作任何原创。你可以选择买房、移民、投资,但麻烦你做点专业分析,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一点。如果你买不起房、移不了民、投不了资,这样的文章你更不需要看,因为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。
3、不要轻信100000+。我开这个公众号已经两年半了,有很多做粉丝生意的读者,本来是来推广我买粉丝的,结果最后莫名其妙的成了这个公号的粉丝。我通过他们了解到不少粉丝经济的现状,可以说是相当触目惊心了。这个情况其实在PC时代就有,只是现在情况非常普遍,几乎但凡要以干互联网媒体为生的,就必须参与这个游戏,许多非常知名的公众号也逃不脱这个怪圈。所以你读到的100000+并不能代表什么。
我一直呼吁更多专业人士开始写作,也逐渐开始得到积极回应。对自媒体或者网络媒体而言,可能会很快迎来一个拐点,高质量的读者会逐渐抛弃掉大量没有原创能力、分析能力的公众号,公众号的频率不再重要,质量将更加重要。这个过程是互动的,读者必须参与,目前读者能做的,就是对那些没有数据来源的公众号一定要存疑,你可以不去验证数据来源的真实性,但如果没有来源,一定要保持高度质疑。质疑的人越多,就会逼迫更多作者去改变自己的写作习惯,整体信息环境才能得到提升。而对数据较真的读者,完全可以去挑战作者,从而建立自己的独立思考习惯。越多的人这样做,我们的信息环境才会越好。
高质量的读者将与高价值的媒体或者自媒体挂钩,他们将会更加集中。这个选择的过程,也会抑制资本的负面作用,这就是社会选择对市场的反向影响。而对于自媒体和商业类新媒体,也需要尽快调整自己的写作,除非你是做娱乐的,如果你坚持做严肃类报道和写作,将很快受到这方面的挑战。
做到以上不难,作为严肃类文章的作者,引用的数据和事例请写上来源;作为严肃类文章的读者,对那些没有来源的文章,就别再读了,至少不用选择轻信,逐渐让那些高质量的媒体成为你的信息来源。互联网媒体时代是可以进化得更好的,让我们从一些简单的事开始做起吧。
以上。
扫描以下二维码,关注本公号